5月23日,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哈尔滨拉开帷幕,中海达“全球精度”Hi-RTP、最新的北斗射频芯片“恒星一号”、全新板卡BX380G、高性能GNSS碟状天线AH-4326同期重磅发布,引发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中海达副总裁胡炜主持发布会
中海达“全球精度”:
3分钟快速收敛,4厘米定位精度
中海达测绘公司总经理鲍志雄作“全球精度”Hi-RTP报告
中海达自主研发的Hi-RTP系统是一套可覆盖全球的实时精密定位服务系统 ,主要包括地面参考站网、数据处理中心、地面注入站、L波段通讯卫星以及用户终端。Hi-RTP通过融合星基(SBAS)、地基(GBAS)等两种增强手段的技术优势,让用户在无需架设基站的情况下,在全球范围内任意地点可获得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增强服务。
Hi-RTP可广泛适用于自动驾驶、精细农业、灾害监测、智能电网、金融医疗、移动通信、建筑工程、航空导航、航海导航、城市管理、资源环境管理、农林应用等国计民生领域。尤其是在网络信号无法覆盖的无人作业区域和海上定位等应用领域,因缺少良好的高精度定位手段,Hi-RTP独具优势。
中海达“全球精度”Hi-RTP引起与会嘉宾和媒体极大关注
作为一种新型的星基增强商用系统,Hi-RTP与传统星基增强系统相比,在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等关键指标上,Hi-RTP在与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融合后,可实现3分钟内的快速收敛,且定位精度可达到4厘米。同时,Hi-RTP还具备以下四大优势。
中海达“全球精度”Hi-RTP定位服务系统的建设将分三步走。目前中海达Hi-RTP系统正处在第二阶段,今年主要计划在亚太区域试运行。2020年将实现覆盖全球区域的星基增强服务。
那么,中海达“全球精度”Hi-RTP的建设,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呢?中海达“全球精度”Hi-RTP定位服务系统不仅有助于北斗全球基准网的建立,而且攻关并掌握北斗多星座高精度星基增强处理核心技术,有利于未来在市场上开发各类应用终端,提高北斗精密定位服务性能,并降低终端的产品与服务价格。
为何要建设Hi-RTP?中海达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实现全球高精度导航定位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深度参与我国自主星基增强系统的建设,从而打破国外垄断,助力北斗提高在全球高精度导航定位市场的竞争力,助推北斗技术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覆盖和推广,加速北斗国际化步伐。
在问答环节,来宾针对Hi-RTP重点提问
“全球精度”Hi-RTP 引起媒体关注,记者现场提问
发布会后,鲍志雄与前来询问的来宾作进一步交流
中海达自主知识产权“北斗芯”亮相
国产北斗射频芯片首次投入实际应用
中海达比逊的销售部经理刘建峰作最新北斗射频芯片、板卡、天线报告
“恒星一号”芯片的面世,是中海达在北斗高精度导航芯片技术研发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是国内第一款投入实际应用的自主知识产权北斗射频芯片,成功打破国外在该领域的垄断。
一颗“恒星一号”芯片可替代八颗国外芯片
“恒星一号”芯片采用高度集成化设计,在一块板卡上,使用这一颗芯片即可替代原来八颗国外芯片,不仅成本大大节省,而且让板卡变得更小巧,更适用于无人驾驶领域。同时,该芯片适用于GPS、北斗、GALILEO、GLONASS四个卫星系统所有频点,可实现对全球所有卫星导航星座的全频带兼容。
来宾认真聆听中海达新品发布报告
此外,该芯片每个通道中频带宽可通过软件设置调整,直接兼容我国北斗系统的军码信息带宽,更适用于军事等国家信息安全领域,相较于国外芯片有更大优势,性能也超过了国外同等器件水平。
自2016年开始,中海达就开始投入科研力量研发这款芯片,在2017年底终于攻破了该芯片的核心技术。从今年开始,“恒星一号”芯片已经在国内率先开始小批量投入使用,成功用于无人机领域两款板卡的国产替代上,预计今年年底前会在中海达的系列板卡产品中逐步大批量替代美国进口芯片,并计划在2019年的RTK整机新品中正式批量应用。
北斗板卡BX380G:
数据质量已达国际领先
中海达发布全新北斗板卡BX380G
由于在相关芯片上取得了关键性技术突破,中海达的北斗高精度板卡完成了向北斗高精度导航芯片的技术跨越,并由此形成中海达向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新兴业务领域拓展的核心支撑。
此次发布会上全新发布的北斗板卡BX380G,是在原有北斗板卡BX380基础上的重大升级新品,在树荫和城市楼宇等遮挡环境下,BX380G都比原有板卡功能更加优化,板卡数据质量甚至优于目前国际顶尖测量板卡产品。
无人快递车装上“天眼”
菜鸟物流无人快递车率先采用中海达天线
中海达最新天线AH-4236亮相会场
在发布会上,中海达最新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碟状天线AH-4236正式亮相。该天线适用于无人驾驶领域,可以帮助无人快递车及时接收卫星信号,有助于快速精准定位与卫星导航。此前,在菜鸟物流ET实验室近期最新发布的“G+无人快递车”上,就采用了中海达碟状天线AH-3236,而AH-4236就是AH-3236的升级版。此外,无人快递车上还装载了中海达最新的机载型GNSS接收机Sky 2,这两款关键器件可以帮助无人快递车实现更快速、及时、精准的卫星导航定位。未来,该天线可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无人机、便携式高精度测量行业等领域。
中海达与菜鸟物流合作开发的无人快递车
在无人驾驶领域,除了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图也是必不可少的。高精度地图如何获取?主要是通过无人机先进行航空摄影,采集影像,并配置高精度的PPK(动态后处理差分系统),通过PPK给每张影像照片确定一个精度达2厘米的精准位置,影像照片有了精准位置信息,再通过软件处理,获取高精度地图。
目前如谷歌、百度、腾讯等的高精度地图均是采用这种方式。无人机航摄中,有正射摄影和倾斜摄影两种,利用倾斜摄影可以做三维的精细建模,精度更高,可以让每个建筑物的影像精度达到厘米级。
中海达碟状螺旋天线AH-4236
此次发布会上,中海达推出了倾斜摄影1:500高精度地籍测图及地形图测绘应用方案,该方案基于中海达最新北斗板卡以及碟状天线,结合五镜头相机,以及相应的地面端软件,能够让用户快速高效地完成1:500地籍图测绘,以及1:500免像控下的地形图测绘。
相比起传统解决方案只能实现1:1000或1:2000的地籍图测绘来说,该方案采集的每张影像照片不仅精度高,而且得到影像等结果的速度也快速提升。
目前,中海达正在基于芯片解决方案快速形成适用于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多传感器组合导航产品、众包地图产品和影像地形匹配产品。
发布会现场座无虚席,中海达新品发布引发关注
喜讯
年会期间,在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设立的“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推进奖”中,中海达旗下子公司广州比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其中的“产业推广贡献奖”。据悉,此次奖项经过严格审定,此届年会评选出了“创新贡献奖”、“产业推广贡献奖”、“应用贡献奖”共15家获奖单位,并从中再评选出了3家综合性的单位获得“杰出贡献奖“。
“产业推广贡献奖”颁奖现场
中海达比逊公司荣获“产业推广贡献奖”
好了,中海达最新发布会资讯到此结束,大家是不是还想了解更多?
其实,自成立以来,中海达一直深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是国产卫星导航接收机(RTK)的先行者,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以上,持续多年保持国内行业领先地位。中海达以卫星导航技术为基础,融合声呐、光电、激光雷达、UWB超宽带、惯导等多种技术,已形成“海陆空天、室内外”全方位的精准定位产品布局,可提供装备、软件、数据及运营服务等应用解决方案。目前,中海达主营业务所涉及的产品领域,已全部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行业沉淀深厚、掌握核心技术、产品链全面、业务延伸范围广、营销网络完善等一系列优势,扎实奠定了公司的行业领头羊位置。
未来,中海达将立足于不断巩固北斗+精准位置应用解决方案的领导地位,构建时空大数据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