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刘经南院士亲临听取答辩,中海达博士后工作站迎来新成员
发布日期:2018 - 05 - 09
      12月27日,中海达博士后工作站举行研发工程师戴志强博士的入站开题报告会。中国工程院刘经南院士,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夏林元教授,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赵齐乐教授、叶世榕教授、高柯夫博士等五位评审专家莅临本次会议。中海达测绘公司总经理鲍志雄、副总经理李成钢、科研项目部总监姜军毅出席会议。
 
报告会现场
 
      戴志强博士作了题为《全球精密单点定位服务系统的增强技术》报告,从北斗技术、GNSS数据处理技术等发展情况出发,结合国内外星基增强技术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目前星基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稳定可靠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制定全球与区域产品播发策略和提供高精度PPP定位算法与PPP增强服务的研究内容。
 
戴志强博士向专家组作博士后开题报告
 
      刘经南院士听取报告后,认为该报告在国内外技术发展上分析比较透彻,研究成果符合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建议此项研究进一步明晰研究目标,然后从目标出发详细分析用户需求,进一步提炼出满足用户需求所用到的关键技术中存在问题,从而提出技术解决思路。答辩结束后,专家组认为戴志强符合博士后进站条件,一致同意戴志强博士进站。
 
刘经南院士点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会结束后,刘经南院士为现场人员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关于《智能时代的“北斗+”发展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他从宏观层面俯瞰北斗,认为“人工智能是新时代下新的经济增长点,北斗/GNSS向全球实时提供泛在、精密时空位置的服务能力几乎不可替代”,提出了在智能时代下北斗如何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实现共融共通。刘经南院士对北斗新时代发展趋势的高瞻远瞩引得现场掌声不断。
 
刘经南院士作《智能时代的“北斗+”发展的几点思考》报告
 
      随后,李成钢陪同专家组参观了中海达展厅。当看到中海达近年来研发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多波束测深仪、无人机等信息化测绘装备时,刘经南院士对中海达在GNSS产业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刘经南院士(前排中)参观了解海洋产品
 
      早在中海达十周年之际,刘经南院士曾勉励中海达要坚持自主创新,走向世界,为中国GNSS产业争光。由刘经南院士亲自挥毫题词的“中国名牌  海洋情怀  达至四海”12个大字让公司备受鼓舞,使中海达在GNSS产业的进军有了更大的信心和豪情。
 
中海达十周年之际,刘经南院士为中海达题字
 
刘经南院士题“中国名牌 海洋情怀 达至四海”12个大字
 
      此次刘经南院士亲临中海达,对博士后工作站给予了充分的支持。自2009年12月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以来,中海达与中科院地化所、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合作签订联合培养博士后协议。截至目前,海达数云余建伟博士、测绘公司李成钢博士等人已相继顺利出站。
 
合影留念
Copyright © 2019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Powered by vanch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