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决定自2017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状况;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状况。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调查时,应当重点调查永久基本农田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永久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
调查以形成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目标。具体安排是:2017年第四季度开展准备工作;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组织开展实地调查和数据库建设;2019年下半年,完成调查成果整理、数据更新、成果汇交,汇总形成调查基本数据;2020年,汇总调查数据,完成调查工作验收、成果发布等工作。
早在9月,中海达就曾为某甲级测绘单位做“三调”技术报告及培训。在该次三调的19个试点地区中,部分地区采用了中海达提供的方案,并做了充分的验证。相关作业单位反馈效果良好,能够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此次通知意味着三调正式启动,中海达也已做好三调解决方案,协助“三调”的工作。
中海达三调方案介绍
根据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试点的相关规范,中海达依托自身在北斗高精度、测绘及GIS行业的十多年积累,针对三调外业使用的应用场景,设计了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方案,实现第三次国土调查外业采集、调绘、举证、编辑、成图、入库等一体化工作。
三调推荐方案

一体式方案

自带高精度定位模块,集成化程度高,一台设备即可满足所有要求。
分体式方案

由平板+高精度盒子组成,灵活多变,应用场景多。
中海达三调方案实现功能
三调关键点
1、卫星影像(GB级海量大数据支持)
2、三调符号库(统一标准)
3、举证系统(统一下发)
4、现状分析(红线分析,涉密)
5、路径导航(嵌入兼容)
6、外业核查(高精度现场核查)
7、成果入库(图库一体化)
调绘核查
通过实地调绘,进行图斑核查,变化的内容有三:
1、坐标变化:现场实际坐标发生变化,提供插入节点、修改节点和删除节点等功能
2、属性变化:现场属性发生变化,提供修改属性的功能
3、地类变化:现场地类发生变化,如水田变成了旱地,需提供修改编码的功能
新增采集
在调查的过程中,如发现新增变化图斑,且并未含在国家下发的疑似图斑中,需现场进行新增补测。
现状分析
在调查的过程中,对疑似图斑与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权属等基础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计算图斑占比情况,辅助外业进行判读。
路径导航
在调查的过程中,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坐标,实现图斑导航和准确定位,实现“远看近判”的目的,宏观上路径导航,微观上高清影像判读。
举证系统
在调查过程中,对重点发生变化的图斑实地拍照举证,举证照片包括时间、坐标和姿态(方位角、俯仰角)等信息,兼容国家举证平台。
数据整理
移动端数据无缝切换到桌面端,内外业数据符号一致显示,无需再整饰。支持类CAD操作,支持复杂的几何和属性操作,方便编辑、整理。
质检入库
根据国家相关质量规范,支持数据质量检查模板化,流程化并提供一键检查全部数据,同时支持批量数据建库、数据库局部更新、动态更新。
中海达三调方案的主要特色
北斗高精度、工业级三防设备
厘米级定位精度,满足野外修补测的需要,工业级三防、IP6.7、8核、7寸高清大屏。

海量影像、矢量数据支持
以县级为单位,1:500高清影像可达200GB,矢量数据可达500MB;平台影像支持无上限、GB级矢量数据秒开,内存消耗与数据量无关。
三调符号、土地分类及编码
根据最新土地调查工作分类和编码,制订符合国家标准的符号、采集内容及流程。
放大镜、语音输入等傻瓜化操作
为了野外精准控制的需要,软件集成了放大镜功能,有效解决影像调绘精准度问题;集成语音输入、模糊搜索等特色功能,提升野外作业效率。
内外业协同、图库一体化
用户使用一个平台,一套数据,完成从外业采集、核查、取证,到内业编辑成图、数据质检、入库更新的一整套作业流程。
数据共享、提交成果更方便
平台原生支持mdb、shp、dwg、dxf、img、tiff等通用格式数据异构加载,减少不必要的转换工作,可有效避免转换过程中的信息丢失,提交成果过程更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