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矿区是我国最老的矿区之一,1901年开始开采的百年老矿。抚顺因媒而兴,曾被誉为共和国的“煤都”,随着煤炭开采和资源枯竭,抚顺矿山地质灾害问题逐步显现,严重制约了城市转型、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抚顺市采沉区总面积约25平方千米,沉陷对社会经济和生命财产的影响不言而喻。抚顺市各级领导极为重视,引进中海达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监测抚顺矿区的沉陷区的地质变化情况,并提供地质变化数据和灾害预警信息,对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政府的灾害预防和城市规划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项目针对的是因井工矿开采所造成的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监测系统,涵盖范围包括采煤沉陷区18.41平方公里和采沉区北部未来影响区7平方公里共约25平方公里。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的监测到地质变化的信息,中海达打造了地质灾害监测及信息系统。此系统监测项目包含:表面位移、倾斜、表面裂缝、地下水位、雨量、应力。根据滑坡体的大小、位置、地质地貌条件等情况。其中表面位移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直观一个监测项目,该项也是必须监测的内容。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的监测到地质变化的信息,中海达在灾害易发生地区建立了GPS地质灾害观测网,每3天为一个计算周期,利用3G无线数据终端远程实时发送接收数据,将地理信息的变化数据发送到监控数据处理服务中心的服务器。
当监控数据处理服务中心的服务器接收到地理信息数据时采用中海达”安全卫士”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该软件可以提供实时单历元高精度变形监测信息解算功能,可长时间实时通过网络接收变形监测项目中所有基准站和监测站的GPS的原始观测数据,采用先进的卡尔曼滤波器进行数据处理,生成高精度单历元变形信息,并将变形信息实时导入数据库,供分析预警系统调用。同时将监测数据可视化,在预警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使其更加直观。
中海达在抚顺市采沉区建设的地质灾害监测及信息系统建设将坚持“技术先进、高效可靠、经济实用和易于扩展”的基本原则以及监测系统要有能及时发现异常迹象的能力,及时把握不利的发展变化趋势监测系统要有预警发布能力,能为各级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实时信息服务。中海达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达到设计要求的的10mm沉降的监测指标,长时间运行良好,完全实现了实时采集,实时传输,实时解算,实时报警,实时监控,远程浏览,远程控制的功能,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的放心系统,整个系统满足解决方案的要求,对指导“采沉区”治理工作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