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动驾驶越来越“火”。
而众所周知,自动驾驶技术和激光雷达技术密不可分。激光雷达技术是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支撑,主要在两个方面起作用:避障型激光雷达能作为车辆获取周围环境的传感器;激光雷达能够采集高精度导航地图应用于自动驾驶。
避障型激光雷达传感器,它被称为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是汽车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核心设备之一。
激光雷达的原理就是根据激光遇到障碍物后的折返时间,计算目标与自己的相对距离,根据这些距离信息获取目标物体的轮廓形成点云,并绘制出3D环境地图。避障型激光雷达传感器能生成车辆周围环境的三维场景,帮助自动驾驶汽车预测人和车辆的安全距离,并快速响应以避免车辆的碰撞,从而保障人员的安全。
虽然自动驾驶汽车利用传感器能够探测车辆周围情况,但对于整个空间环境的感知能力还是不够。车载装置中,通常激光雷达的有效探测距离为50米,然而在雨雪等极端天气,或当探测对象被行进的车辆遮挡时,有效单侧半径缩小。这时候,高精度地图开始发挥着它的作用。
高精度地图相对于普通导航电子地图而言,绝对坐标精度更高,所含有的道路交通信息元素也更丰富和细致,不仅有准确的道路形状,还含有每个车道的坡度、曲率、航向、高程、侧倾的数据。它可以与传感器协同工作,将汽车的位置定位精确到厘米级。而高精度自动驾驶导航地图的获取必须使用高精度激光移动测量技术。
中海达旗下子公司武汉海达数云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三维激光雷达领域,三年科研投入超8000万,在国内率先攻克全波形激光雷达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市了一系列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三维激光测量产品及配套软件。
据近年已公布的招标数据统计,2015年海达数云HS系列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占据国内品牌60%以上的市场份额,HiScan三维激光移动测量系统占据国内市场60%以上的市场份额。海达数云目前拥有专利61项,软件著作权27项,承担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激光雷达装置研制”课题,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在避障雷达方面,也已经展开预研,并将增加科研投入,持续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
中海达现有的三维激光移动测量系统及数据采集、后处理技术等可用于高精度地图的生产。同时,三维激光扫描仪技术与激光雷达产品的开发一脉相承。此次,前不久中海达参股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意味着中海达还将掌握高精度自动驾驶地图数据采集的各项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智能无人驾驶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国际权威机构预测,部分无人驾驶可在2020年左右开始商业化,完全无人驾驶在2025年左右开始商业化,无人驾驶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商机。在无人驾驶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海达作为目前国内少数掌握多项核心技术的厂商,有望迎来新的市场机会,海达数云也又一次站在了风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