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多年来廖定海一直坚持亲自参与技术把关,在他“特立独行”的管理理念下,他所率领的团队都抱着一个专心“把蛋糕做大,以后再来分享”的理念,专注于将企业做大做强。
2011年2月15日,随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钟声的敲响,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达”)成功登陆创业板,股票交易代码300177。这是地理信息及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继超图软件、国腾电子、数字政通之后的第四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也是自沪深证券交易所开设以来测绘装备制造中的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上市企业。
对于上市,中海达有着明确的规划。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架构调整,为后来的上市打好了内部基础。2007年,有了更为细致的上市考虑。2009年,上市筹备工作正式启动,并在当年7月成为首批冲击创业板的108家企业之一。但后来发现离要求年限还差几个月,于是主动撤回了申请。
虽然没能搭上创业板的“早班车”,但是对中海达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经历了“被爆炒”以及饱受“三高”质疑之后,无论对于投资者还是即将IPO的企业而言,心态无疑更加平和,更加理性。在此时登陆创业板的中海达,也更容易获得投资者公平的对待。上市当天,开盘即达到62.00元,较发行价格46.80元大涨32%,当天一度冲高至64.2元,下午收盘时涨幅仍高达24%。截止本刊发稿时,中海达的股价仍然领跑四家地理信息创业板上市企业,并高出第二名10元以上。一些证券及私募机构也纷纷看好中海达未来的发展,国金证券分析师认为中海达近两年至少有30%的成长空间。
3月18日晚,中海达上市答谢酒会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举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徐德明亲临出席并发表贺辞,这是业内上市企业难有的殊荣。作为这家上市企业的掌门人,已拥有超过十亿身价的廖定海当晚一定思绪万千。从一名南海舰队的军人到一位下海经商的企业家,从几个人五六十万创业资金到 30亿元企业市值,从上市钟声敲响到企业未来的布局,过去和未来的一切都像电影一样在他的脑海中回旋。

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定海(摄影 3sNews)
然而,对于上市,廖定海却有着自己“特立独行”的一套哲学。与一些还在为要不要上市而纠结的创业者不同,他认为“企业不缺钱就不需要上市”那是不客观的,除了借力资本以外,他考虑更多的是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在这一代创业者之后,谁来监管未来的职业经理人,如何保证他们能够更好的把企业做下去?他认为上市就是为了让企业走的更远,而职业经理人的打理和证监会等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正好为企业提供了这样的机制保障。此外,廖定海的心态也显得格外淡定。很多企业的创始人在上市过程中都难免有落泪的经历。或因成功了激动的哭,或因失败了不甘心的哭。廖定海却说他的内心始终很平静,没有大起大落的感觉。他甚至想过,失败了就重头再来一次。
这样淡定的心态,除了与他自己在心理学、哲学和宗教课程方面的修炼相关,也与他的军人出身不无关系。到北京参加上市答谢晚宴时,公司帮他个人单独订了一家比往常要好些的酒店,到北京后他却执意退了房,坚持和其他同事住在一起。他认为上市前和上市后没有区别,他仍然还是之前的那个自己。他甚至每天都不看股票,股价的涨跌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心情。不但自己不看,他还鼓励其他高管也不看,专心把企业经营好。
廖定海说,与上市前唯一不同的是,上市后压力更大,也更忙了。上市才一个月,他就深深体会到了这种忙碌。与以前埋头苦干不一样了,现在要适应面对媒体、面对公众,以及各种活动,不停地去考察、去谈判。这些都是全新的挑战,责任也更大了。他说,“一定要把企业合理合规的做好,要对得起股民,对得起公众”。在说那句话时,在座的人几乎都能感受到一个企业家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蕴含着一种军人的使命与信念。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