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武汉科技周”迎来重头戏,黄石北斗城市运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海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东盟北斗示范城”项目战略规划建设再提速。

签约仪式现场
        根据协议,中海达将与黄石北斗公司共同推进“黄石北斗示范城”建设项目。作为重要合作伙伴,中海达将拟为此项目提供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承担部分项目的建设实施,包括但不限于精细农业、矿山监测、地质灾害监测、智慧旅游、数字遗产保护等领域。

到场领导及嘉宾
       “中国-东盟北斗示范城”是由黄石市政府与光谷北斗公司合作共建,项目建设主要围绕黄石基于北斗系统的城市管理、灾害预警和民生应用,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精准化、系统化,发挥北斗卫星系统对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及民生应用的科技支撑作用。
         签约现场,光谷北斗监事会主席、黄石北斗公司董事长袁光泽介绍,“中国-东盟北斗示范城”项目建设总投入为20亿人民币,第一期2亿人民币,将在黄石建设10个北斗地基增强站的基础上,网联由精确定位及导航、海量用户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等构成的全系统北斗应用平台,为黄石市全面实施北斗系统的应用服务提供强力物质基础。
        黄石副市长刘圣华表示,通过“中国-东盟北斗示范城”项目战略规划建设协议的签订,对黄石优化产业环境、调整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全面启动,必将有力地推动全市科技、经济及社会事业的发展。
光谷北斗副董事长何炎祥介绍,“中国-东盟北斗示范”项目引入了中海达等重量级的战略合作伙伴,必将促进我国北斗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并产生良好的应用示范效应。
         截至目前,中海达已全线推出基于北斗的RTK、GIS、CORS等各类产品,开启北斗测绘应用新时代。中海达董事长廖定海指出,2012年北斗试运行期间,中海达就进行了大量基于北斗的研发试验,目的就是为了负责任地给用户推出真正成熟的、性能稳定的产品。2013年,中海达基于北斗的产品出货量已达到1/3。
  廖定海董事长同时表示,中海达将在未来几年抓住北斗产业等领域的良好发展机遇,以卫星定位技术、声纳探测技术、激光扫描技术为技术主线,不断开拓创新,布局空间信息数据采集、生产、应用等领域。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