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达对外发布了业内首款小型化RTK——海星达iRTK2智能小型化RTK系统、中海达V90小型化 GNSS RTK系统、华星A12 小型化GNSS RTK系统。相较于传统的RTK,中海达小型化RTK体积小了30%、重量小了30%。
作为国际领先的测绘地理信息装备生产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海达为什么要把RTK做小?众所周知,测绘是一个很辛苦的行业,尤其是外业测量人员长时间在户外,每天早出晚归,而且还要扛着重重的仪器爬山涉水。为帮助测量人员减轻负担,中海达便有了把RTK做小的设想。于是,从2012年到2014年,中海达历经3年的时间,用了1000多次研发试验,终于研制出了小型化RTK。
当小型化RTK推出后,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小型化产品销量占据总销量的40%左右。那么,小型化RTK靠什么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作为一款划时代的产品,小型化RTK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首先,小型化RTK体积和重量小。为了达到小型化的目的,产品结构放弃了传统的具有坚强的防护能力的双层外壳,改为单层薄外壳。因为普通材料的单层薄外壳是无法达到两米对中杆跌落以及其他严格的防护等级的,所以在材料上,研发人员通过比较,最终选择了密度小、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散热好、消震性好、承受冲击载荷能力大且耐有机物和碱的腐蚀性能好的镁合金材料。
其次,小型化RTK第二个突破是热量疏散。由于产品体积变小,使得功能模块之间的距离靠得更近,间隙也更小了,使得产品散热成了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发人员首先是在结构布局上进行调整,把散热大的模块尽量靠近外壳,然后再充分利用仪器内部的结构件、固定件、屏蔽罩,更加上导热硅胶片等材料,让内部热量也能快速疏散到仪器外部。
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小型化RTK通过引入高端传感器,再融合测绘行业的需求,研发了电子气泡和倾斜测量两大创新功能;通过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磁力计、温度传感器等先进传感器的应用,让用户测绘更加轻松快捷;电子气泡可取代传统物理气泡,让客户只需要关注手簿的操作,方便测量,也可利用电子气泡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同时电子气泡还可记录数据采集时候的对中状况,方便事后数据验证;倾斜测量功能实现了非对中测量功能,通过倾斜补偿算法,实现仪器倾斜30度以内同样可以进行高精度测量。
此外,小型化RTK还实现了CPU、LINUX操作系统、Android手簿及智能测量软件、NFC闪连技术、WiFi连接技术等多项技术创新。
多个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加上小型化RTK配备的天宝BD970的大主板、超大面积天线、5000毫安的大电池、大功率收发电台等设备,以及保留一代智能RTK的向导式语音服务、DIY语音服务、智能防盗服务、批量配置、闪电升级、智能化语音诊断等智能化服务,才使得小型化RTK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市场。
目前,小型化RTK凭借小巧、便捷的优势,真正减轻了外业测量人的员负担,实现了测量人员的说走就走的测量。(郑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