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支撑城市高效运行的大动脉,城市轨道交通近年的发展非常抢眼。短短十几年,城轨交通从北上广等少数城市的“专利产品”蔓延至全国近四十个城市,万亿级投资相继开闸、交通运力与运能呈几何增长,城轨建设的蛋糕迅速膨胀。而测绘地信技术能在这个领域发挥怎样的作用?测绘装备领先企业中海达与城轨建设业闻名单位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正在探索。
近日,中海达副总裁胡炜携旗下武汉海达数云技术有限公司、郑州联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海达海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管理、市场、技术人员走进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城勘院),就三维激光和室内定位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与北京城勘院的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
.jpg)
会议现场
北京城勘院院长、董事长马海志对中海达考察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中海达副总裁胡炜亦表示十分珍惜与北京城勘院交流探讨的机会,双方希望借此平台充分展示中海达三维激光和室内定位的技术,共同发掘这两项技术在城轨建设中的应用潜力。

北京城勘院院长、董事长马海志致欢迎辞
.jpg)
中海达副总裁胡炜介绍公司概况
据了解,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轨道测量与检测始终是不小的难题。此外,城轨建设单位也一直在摸索从勘测到施工再到运营的轨道交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而三维激光技术的创造性应用和室内定位技术的出现,恰好可以弥补这两块领域的短板。因此,将先进的测绘技术融入城轨建设中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成为众多测绘单位的思考。
座谈会上,海达数云首席科学家毛庆洲、产品总监余建伟、郑州联睿产品总监林贤斌、中海达海洋公司陈聪依次介绍了三维激光、轨道检测、地铁检测小车等方面的内容、中海达室内定位的精度、基站布设的情况以及中海达海洋公司的主要产品及应用现状。

海达数云首席科学家毛庆洲发言

海达数云产品总监余建伟作报告

郑州联睿产品总监林贤斌介绍室内定位相关内容

中海达海洋公司陈聪介绍公司海洋产品情况
会上,北京城勘院测量专业院总工程师陈大勇对城勘院的工作和思考做了总体介绍。北京城勘院的专家们在听取三维激光、轨道检测、地铁检测小车等方面内容后高度评价了中海达的先进产品和技术,对地铁检测小车产生浓厚的兴趣,表示这套系统用于轨道建设的空间很大,城勘院愿意提供测试场所,双方共同开展相关的合作。据悉,此次交流,或将迈出三维激光和室内定位技术与城轨建设牵手的第一步。

北京城勘院纪委书记、副总工程师马全明发言

北京城勘院总工程师张建全发言

北京城勘院副院长王思锴发言

北京城勘院院长助理杨继平发言

北京城勘院院长助理程长生发言

北京城勘院测量专业院总工陈大勇发言

北京城勘院地信中心副主任李珂发言

中文

















